1. 毛泽东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制定实施/于 磊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以及美国、苏联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东北这一战略要地。国民党军此时远在西南、西北地区,为抢占东北,蒋介石接受美国军事援助,加紧向东北增兵。面对这一难题,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积极研判局势变化,果断采取应对策略,揭穿蒋介石重庆谈判中假和平真内战的把戏,依据形势变化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部署派遣10万大军、2万干部出关,为最终赢得东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2. 进城:绝密行动的文学记述与史实真相/闫树军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出发迁往北平。这是一次绝密行动。整个行动有计划,有临时调整,有特别安排。绝密行动的方案,只有几个人知晓。但在纪实文学涌现后,文学版本的“进城”率先“纪实”,随之一些媒体又以“口述”“追忆”,甚至“制造”情景,用文字和视觉给人们以“有趣”“好看”的感觉。那真正的历史是怎样的呢?笔者尝试用史料来逐条解析,以求真实。
3.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对重要节日的纪念/赵小成
延安时期,为有效凝聚全民族抗战的力量,协调各方力量,赢得国内外力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举行了若干重大纪念活动,进行广泛动员,扩大政党影响,振奋民族精神,以争取抗战胜利。
4.史无前例的朝鲜停战谈判/江和平
5.浙东抗日根据地一次成功的越剧改革/钟冶平
6.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入城教育/刘 旭
7.毛泽东与红1团
——荣誉军旗“牺牲决胜团”背后的故事/叶青松
8.我见到的周恩来总理/陆苗耕
9.新疆航空队: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支航空队/《新疆冤狱始末》编写组
10.朱德初心:“祖国安危人有责”(下)/罗元生
11.揭秘两次新乡和谈/孟 醒
12.烽火仁医:饶正锡将军的革命人生路/杨晓璐
13.美国记者贝尔登的晋冀鲁豫边区之行/李凌晨
1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名称的演变(画说春秋)/中文(封二、封三)
15博览之窗:
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一个县级党委题词·国史研究中的“革命根据地的终结”问题·陈云:要“保护民族品牌”,积攒外汇·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为何对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单行本中关于“第三条道路”论述作出修改·中华牌101绘图铅笔的诞生历程·叶剑英:鲁迅是战士,也是战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