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教育“三个面向”(下)
■ 徐元宫 王宗易
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发表讲话
■“这是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早在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最初概括。这一目标几经完善,最后在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确定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宏伟目标。从此,“四个现代化”就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赓续接力孜孜以求的伟大奋斗目标。
即便是在“文革”十年内乱极其艰难困苦的境况下,邓小平仍然竭尽所能地推进对各个领域工作的调整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1975年3月5日下午,邓小平在出席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期间提出全党全国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这一“大局”思想。他说:“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到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拖到哪一年呢?搞社会主义怎么能等呢?”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邓小平自己反而“被抓下去了”。
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之后立刻自告奋勇地要求管教育和科学工作。1978年7月25日上午,在会见美国专栏作家马奎斯·威廉·蔡尔兹时,邓小平精辟地阐述了科学和教育能否振兴与我国四个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之间的关系:“林彪、‘四人帮’对各方面都有干扰、破坏,各行各业都有损失,但最大的损失是在科学和教育方面,主要是教育方面,十年基本上没有出人才,耽误了一代人,把我们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拉得很大。弥补工农业方面的损失比较容易一些,而弥补科技和教育的损失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我现在主要的兴趣是如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关心最多的还是科学和教育,这是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关键的问题”。这段话充分反映了邓小平作为一位卓越政治家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政治智慧和高瞻远瞩。
深谙科学和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关键的问题,所以邓小平集中而频繁地呼吁全党全国重视并切实推进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1977年5月24日上午,在与王震、邓力群等人谈话时,邓小平就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1978年3月2日下午,在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小组讨论会时,邓小平更是呼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他指出:“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离开这‘三化’就谈不上国防现代化。抓科学技术,教育很重要。这不仅是科学院的事,而且是全民性的事,从娃娃起就要培养。”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定位。1979年3月21日上午,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以及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等问题作出了阐释:“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50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70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我们的方针是大量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甚至资金,这样做发展可能快一些。我们还要善于吸收,善于使用,善于管理。这一切都需要学习,我们有信心可以学会。”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充满信心地预见四个现代化将会被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接力孜孜以求下去。1979年1月31日中午,在与美国新闻工作者共进午餐时,邓小平指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持续性,不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关键在于这些政策是否正确,人民是否赞成,对人民是否有好处。如果这些政策是正确的,对人民有好处,又得到人民的支持,政策的持续就有了根本的保证。既然我们现在执行的政策是正确的,可以肯定,这些政策会持续下去。”
■教育要“面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要振兴教育,推进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势必要面向世界,势必要学习和引进世界上先进成果。1977年9月25日上午,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曼弗雷德·韦尔纳一行时,邓小平指出:“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是要使用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技术。搞现代化,理所当然不是拿落后的技术作出发点,而是用世界的先进成果作出发点。”1980年4月29日上午,在接受卢森堡电视台制片主任鲍利等人的电视采访,回答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时,邓小平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我们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候,必须看到这两个基本特点。中国既然是个大国,完全依靠外国资金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必须立足于国内,立足于自力更生这个基本原则。就是立足于自己,也要照顾自己的特点,完全按照别的国家的模式来建设中国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自己关起门来建设也不行,必须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外国的资金、外国的技术,来加速我们的发展。”
教育要有效地服务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大局,势必要“面向世界”,势必要学习和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材教法等成果。针对教材而言,邓小平指示“要进口一批外国的自然科学教材,结合我们的实际编出新的教材,以后就拿新教材上课”;“编写教材,一定要吸收世界先进的东西,洋为中用,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从最先进的东西教起,一开始就启发学生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这就有希望了”;“要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放到教材里去,把数理化和外文的基础打好”。针对合格师资严重匮乏问题,邓小平指示“在国外愿意回来的中国人,坚决请回来”;“有一批华裔学者要求回国,我们要创造条件,盖些房子,做好安置他们回国的准备工作,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措施”。邓小平还鼓励、推动出国留学,“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赞成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派出去主要学习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留学生管理制度也要改变一下,不要看得死死的,留学生可以住在学校,也可以住在外国朋友家里。暑假还可以让他们回来一下,了解国内情况。教育部要有一个专管留学生的班子,可以到留学生较多的国家去看看,经常了解留学生的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邓小平倡导出国考察、学习必须有明确的实际任务。1979年9月24日,他要求在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领导的高能物理实验小组工作的中国科研人员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是了解全面的情况,第二是了解这个领域中的新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常常出现新的东西,回来的人可以到各大学讲讲课,会比现在的讲师、副教授的水平高。”1978年9月中旬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日本、加拿大的任务则是“着重考察对方各级各类学校和科研设施,同时就今后同对方教育交流项目交换意见”。
■教育要“面向未来”
历史反复证明,谁占领了教育和科技的制高点,谁就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只有牢牢地、死死地扭住“百年大计”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关键问题”,才能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更何况,受“文革”十年内乱的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已经落后几十年,而落后则会挨打。中华民族要拥有美好的未来,就必须死死地扭住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关键问题”不放松,牢牢地聚焦于“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立足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国内现实的邓小平,才立意高远地定位我国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科学技术一日千里迅猛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本身也决定了中国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1977年10月5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我们办教育要以最新成果为基础,否则就是爬行主义。”7日上午,在会见日本三冈访华团时,邓小平再次指出:“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所讲的赶超世界水平,就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到本世纪末还有22年,谁晓得那时是什么面貌。科学进步很快,发展很快。”1978年4月22日下午,在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发表讲话时,邓小平又一次指出:“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既然世界科学的发展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一日千里的态势,那么,毋庸置疑,中国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以教育和科技工作作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拨乱反正的序幕,并最终推动了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今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仅仍然是中国教育的前进方向,而且是中国各领域全面而持续发展的指针。■(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