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国是春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立法记(上)
来源:《党史博览》2019年第10期  作者:舒 云  点击次数:

图片说明:田汉

1949927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19666月田汉被关押,代国歌的歌词被禁唱。1978年换上集体填词的新歌词,各方面意见很大,且没有流行开来。1982年恢复原歌词,并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101日起施行。

■新政协筹备会登报征集国歌■

19496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筹备会分为六个小组。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订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组员张奚若、田汉、马寅初、郑振铎、郭沫若、翦伯赞、钱三强、蔡畅、李立三、张澜、陈嘉庚、欧阳予倩、廖承志。

7415时,叶剑英主持召开第六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两个委员会: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由叶剑英、廖承志、李立三、郑振铎、张奚若、蔡畅、田汉、翦伯赞组成;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由郭沫若、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组成。会议决定以新政协筹备会的名义公开征集国旗、国歌,推选郭沫若、沈雁冰、郑振铎起草征集启事,报送筹备会常委会批准发布。

79日,周恩来审阅《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草案)》,当即修改并批复:“照此印送各常委,征求同意。”毛泽东、朱德、李济深、张澜、林伯渠、沈钧儒等表示“完全同意”。714日,征集启事送到人民日报社。《启事》第三条对国歌的要求是:(甲)歌词应注意: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乙)歌谱于歌词选定之后再行征求,但应征国歌词者亦可同时附以乐谱(须用五线谱)。从715日起,《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等连续8天刊登征集启事,国内外报纸纷纷转载。

85日,马叙伦在北京饭店六楼大厅主持召开第六小组第二次会议。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决定聘请马思聪、贺绿汀、吕骥、姚锦新等专家为顾问。选稿工作设在北京饭店413会客室。经过连续五天的突击审稿,23日,第六小组召开国歌初选座谈会。与会者认为,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既要有大众性又要有庄严性,而应征稿件普遍不尽理想。2410时,马叙伦在北京饭店六楼大厅主持召开第六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1.从应征稿中复选13件,排印200份,以备提供参考。2.因复选出的歌词似尚未臻完善,仍由文艺家继续拟制。3.据专家意见,复选提出的歌词,经常委会通过后即制定曲谱,并登报公布、征求群众团体试唱后,再作最后选定,但需要相当长时间。此种意见是否可以采纳,请常委会决定。

在这次征集中,除国旗征集稿选中五星红旗外,国徽、国歌征集稿都没有满意之作。国徽暂缺无碍大局,而按照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不能没有国歌。马叙伦和沈雁冰在报告中说:国歌征集之稿,足以应选者尚少。必须再行有计划地征集一次,将选取者制曲试演。向群众中广求反应后再行提请决定,非最近时期内可以完成。他们向周恩来提出,拟从现有流行的革命歌曲中挑选国歌。周恩来说:“流行的革命歌曲中,最有名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一首鼓舞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代表中国人民呼声的雄伟歌曲。它有长期历史,起过鼓舞全国人民斗争的号角作用,又是大部分人都会唱的歌曲,这是我个人的建议,请第六小组研究并征求委员们的意见。”

■毛泽东拍板代国歌不改歌词■

在第六小组多次讨论会上,不少人推荐《义勇军进行曲》,但也有人觉得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应该修改。第六小组决定上报新政协筹备会,并推选郭沫若等人修改《义勇军进行曲》。郭沫若当即拟就三段歌词,于913日打印200份。917日,新政协筹备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常委会的意见,决定将第六小组负责的国旗、国徽、国歌征集等工作移交给即将召开的政协会议主席团。

19499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设立由55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马叙伦为召集人。截至当日,收到应征国歌曲谱632件,歌词694首。

92520时,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座谈会,听取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问题的意见。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等应邀参加。马叙伦汇报了第六小组关于国歌的讨论结果,根据目前情况国歌一时制定不出来,是否可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画家徐悲鸿说:有些国家在没有正式国歌前,往往指定代国歌。苏联建国之初,曾以《国际歌》为代国歌。法国国歌《马赛曲》就是一支悲壮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与它差不多。抗战中它唤起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今天它仍将鼓舞人民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

李立三说:《义勇军进行曲》曲子很好,但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修改一下。张奚若、梁思成、黄炎培、田汉等人认为这首歌曲已是历史,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周恩来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最后,毛泽东总结说:“大家都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最好,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歌词不要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过时了吗?我看没有。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胜利了,但是还是受着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原词好。”大家鼓掌表示赞同。会议结束时,全体起立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926日,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在北京饭店东餐厅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在正式国歌定下来之前,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927日,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四个决议案,其中关于国歌的决议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929日,《人民日报》刊登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谱。10115时开国大典,解放军军乐队演奏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经过■

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1932年初又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不做亡国奴”成了全国人民的心声。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游击队积极抗日外,还涌现出了东北义勇军、上海市民义勇军等抗日组织。上海文艺界也掀起了创作救亡电影、救亡歌曲的热潮,从19319月至19352月,左翼剧团联盟党团书记田汉创作了20多部宣传抗日救亡的戏剧、电影,以及几十首救亡歌曲。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9岁父亲病故,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16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他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6年,他在上海与唐槐秋等人创办南国电影剧社。1928年,他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同年秋成立南国社,以推进新戏剧运动,并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19303月,田汉作为发起人之一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执行委员。接着,他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6月南国社被查封,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田汉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海电通公司是左翼影界人士抗日的阵地,由夏衍、田汉、阳翰笙、于伶等人在幕后领导。193412月,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桃李劫》上映,其主题歌《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第二部电影是田汉编写梗概的《风云儿女》,反映从东北流亡到上海的两个青年人奔赴抗日战场的故事。田汉在影片结尾为主人公、诗人辛白华设计了一首长诗,因“催稿甚急”,长诗只写了一节:“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把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

1935219日晚,田汉拜访即将赴苏联访问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刚返回家就被捕了,被关押在上海市公安局拘留所。田汉被捕后,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风云儿女》的梗概写成电影剧本。记录田汉诗稿的那页薄纸,是稿本的最后一页,其中“大炮飞机”被茶水浸湿了,辨认不出来,夏衍将其写成“炮火”。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的诗稿作曲。1933年初,田汉与赵铭彝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算上《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与田汉合作了14首歌曲。为了让曲调和节奏更加鲜明有力,聂耳和电通公司工作人员孙师毅商量,在不影响歌词内容的前提下,对田汉的歌词作了字句上的修改。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聂耳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贫困之中。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自学了二胡、三弦、月琴、风琴等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并积极投身到学生运动中,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07月,聂耳为躲避追捕,取道越南、香港来到上海。19313月,他考进联华影业公司的音乐歌舞学校,接着又考入明月歌剧社,担任小提琴师。19344月,在党组织安排下,聂耳到英国人经营的百代唱片公司负责录音,后升任音乐部副主任。他与安娥以灌制唱片为名,录制了一批进步歌曲的唱片,并灌制了自己创作的22首歌曲。

19351月,聂耳出任联华影业公司二厂的音乐部主任,住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12583楼,开始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田汉自由体的歌词长短不一,最多的一句有14个字。尽管作曲有相当的难度,但聂耳对田汉充满战斗气势的歌词深有同感,认为田汉的歌词同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聂耳对朋友许幸之说,他是受了《国际歌》《马赛曲》的影响,而《义勇军进行曲》比《国际歌》更明快,比《马赛曲》更激昂。后来,田汉说:“聂耳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但他天赋甚高,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又勇于学习。他善于处理别人很不容易驾驭的语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一个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是被认为很不易驾驭的,而他处理得很自然、有力。”

友情链接

郑州擎天近代中国研究国家档案局国史网求是网凤凰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共产党员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河南党史方志网

党史博览杂志社主办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党史博览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豫ICP备1801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