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来国
魏来国,出生于1925年11月,山东荣成东山镇干占村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6月18日,国民党军54军从青岛登陆后向胶东解放军驻守的即墨城进犯。战至30日,解放军在歼敌4个营后主动撤出战斗,敌人只占领了一座空城。
7月9日,国民党军54军攻占即墨城后,以两个团进攻南泉车站。胶东军区警备第4旅8团2营奋力阻击。2营4连排长魏来国奉命率领全排坚守在东兰格庄。
敌人用大炮轰击后,开始进攻。魏来国在阵地巡视后,迅速向东南方的阻击点跑去,他附近是4班班长张庆富和战士潘云亭的阵地。魏来国望去大约有两个连的敌人,小心翼翼向前推进。魏来国把标尺定在400米的距离上,左眼一闭开始射击,一枪一个,弹无虚发。潘云亭在旁边数着,敌人一个接一个倒下。他一边射击,一边数数,担心一心二用记错了,便抓起身旁的石子,排长打死一个敌人,他就把一颗石子放在小土坑里。
转眼的工夫,魏来国干掉了十几个敌人,小坑里也放进了10多颗石子。全排战士同时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片,但潘云亭只数排长打死的敌人的数字。敌人进攻队形被打乱,纷纷钻进了高粱地。
潘云亭看到魏来国顺手把枪栓拉开,在枪膛里滴了几滴油,又迅速压上了子弹,嘴里还嘟囔着:“高粱地能挡住我的子弹,做梦!”他不紧不慢地向高粱地里的敌人稳准狠地打去。
身边的潘云亭又兴奋地抓起一把小石子,魏来国打倒一个敌人,他在坑里放上一颗石子。
在距阵地前沿200米左右的地方,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躺倒一片。敌人几乎把所有火力都转向魏来国,子弹狂风暴雨般地从他头顶呼啸而过。
魏来国变换了射击位置,这次他专门打敌指挥官。敌人靠近阵地时,一个指挥官一个劲地摇晃手中的指挥旗,一挺美式重机枪狂叫起来。魏来国瞄准敌指挥官,只听一声枪响,指挥官毙命。接着,敌机枪手也被击毙。
随后,魏来国继续寻找敌人指挥官。不一会儿工夫,又有两个指挥官,随着魏来国清脆的枪声,倒在了地上。
潘云亭知道这是排长平时给他们传授的射击经验:有当官的不打当兵的,有营长不打连长,有连长不打排长,专打官大的。
从清晨5点打到黄昏,魏来国率领全排击退了敌人5次进攻。这天的阻击战,魏来国共消耗子弹135发,潘云亭用石子记录打死敌人110个。南泉阻击战结束后,魏来国被山东军区授予“射击英雄”光荣称号。这是世界神枪手在一次战斗中击毙对手的最高纪录,至今无人突破。
1947年4月,在白马关战斗中,时任华东野战军9纵26师77团2营4连连长的魏来国负伤仍指挥全连坚持7天7夜,打退数倍于己的敌人7次进攻,歼敌500余人。其中,魏来国以132发子弹毙敌92人。战后,4连被华东军区命名为“白马关战斗模范连”,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魏来国荣获“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魏来国在两次战斗中,用267发子弹,打死202个敌人。华东野战军9纵司令员许世友得知后,连声说:“好样的,好样的。全区都要开展向魏来国学习的活动。”消息传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陈毅司令员高兴地对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说:“魏来国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战士有高度的觉悟、精湛的技术,就一定能战胜国民党。”
1948年8月,魏来国出席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劳动青年代表大会。会议代表得知魏来国是代表团中唯一的战斗英雄后,特地送给他一个高尔基石膏像,说高尔基用笔打敌人,你用枪打敌人,你们都是最光荣的人。
回国后,魏来国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魏来国调任9兵团政治部青年科副科长。
1949年9月,作为华东军区的代表,魏来国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被选入主席团,见到了毛泽东。陈毅介绍说:“主席,这位就是我曾向你汇报过的,用135发子弹打倒110名敌人的魏来国。”毛泽东一听,向魏来国伸出了有力的大手,魏来国连忙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笑着问:“请你谈谈对国旗、国徽有什么意见。”魏来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离开时他很后悔。1950年,魏来国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当选为主席团成员。
会后不久,魏来国奔赴朝鲜战场,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坦克263团副团长。回国后,历任27军79师236团团长,军副参谋长、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85年3月离休。2014年5月16日,魏来国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张桃芳
张桃芳,出生于1931年,江苏兴化人。1946年,他担任儿童团团长,1951年3月参加人民解放军。
1952年9月,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的第24军72师214团3营8连战士张桃芳,立志当个神枪手,在战场上苦练射击本领。
1953年1月,张桃芳来到上甘岭阵地的前沿597.9高地,但他的第一战却空手而归。他发现有两个敌人在距他不到100米的地方窜出来,连开十几枪却一发未中。位置暴露,他只能撤离狙击点。连里一名老兵告诉他:射击不能盲目开枪,要掌握规律,根据敌情、地形、风速有的放矢。
张桃芳从熟悉阵地周围地貌特征入手,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将敌人经常出没的道路估测好距离,在战壕中寻找理想的射击点。两个星期后,张桃芳开始显露水平。在进入阵地22天里,他用240发子弹,击毙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的一号狙击手。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是个神枪手的苗子,便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然而,到了“神枪手的窝子里”,他就相形见绌了。
在训练班期间,张桃芳第一次上战场狙击台,一个连射,一梭子子弹打空了。射击教员问他打着没有,他脸红了。教员安慰他说:“你过去虽然打中不少敌人,但还没有完全掌握打‘活靶’的规律,要想当个出色的神枪手,必须精通各种复杂情况的射击本领。”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和巧练,张桃芳又走上了战场。
第二次战斗开始了。山下走来3个敌人,张桃芳端起枪射击第一个敌人,第一个敌人没打倒,却击中了第二个敌人。这是怎么回事呢?真把张桃芳搞蒙了。教员耐心地告诉他:“敌人是向山下逃,你瞄准第一个敌人的脑袋却打着了第二个,对下山的敌人要用这种打法。”他认真听,仔细体会。结果有一天狙击下来,他撂倒了4个敌人。张桃芳总算找到了窍门。训练班结束,团长亲自考核张桃芳的枪法。
皮定均听了一级级反映上来的关于张桃芳的事迹,半信半疑,特别对71人的数字不大相信。
于是,皮定均找来作战处肖参谋,拿出一双皮暖靴,交代:“你把它带上,去8连看看那个张桃芳,一连看他消灭3个敌人,要是真的,把靴子送给他,要是假的拿回来,处分他的连长、营长、团长。”肖参谋带上皮暖靴,与摄影记者王纪荣一起到了8连。他们找到张桃芳,说明奉首长之命,见证他的枪法。于是,他们趁着夜色一起秘密来到前沿阵地。张桃芳把肖参谋和摄影记者安置在一处既隐蔽又便于观察的地方,然后迅速进入狙击位置。王纪荣拿起相机抓拍了一张张桃芳准备射击的照片。
东方刚发白,对面300米处出现了一个人影,张桃芳一扣扳机,那家伙一头栽了下去。
紧接着,一个敌人哨兵在180米外被张桃芳的一发子弹击中。几乎同时,一串子弹落在了张桃芳的射击台上。敌人狙击手也盯上了他。王纪荣不敢抬头,怕暴露目标,又担心张桃芳的安全,正盘算着,突然听到附近一声枪响,原来张桃芳转移了狙击位置,消灭了第三个敌人。
肖参谋他们离开8连前,搞了一个“授靴仪式”。战士们拥坐在坑道里,张桃芳坐在前面的方凳上。肖参谋说明了皮暖靴的来历,然后把它挂在张桃芳的脖子上。在场的人都注意到了张桃芳脚上那双用军用毛毯缝制的已经开了线的旧棉鞋。
战士们都知道抗美援朝物资紧张,军里只配发少量的皮暖靴。张桃芳没舍得穿军长给的那双靴子,把它当成了勇敢杀敌的动力。
此后,张桃芳愈战愈勇。他每天出战均有收获,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崭露头角,但敌人也盯上了他。美军发现在597.9高地有位志愿军狙击手,枪法如神,使他们损失惨重,对张桃芳恨之入骨。为此,敌人专门调来了狙击手,决意要拔掉张桃芳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1953年2月的一天,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沿着交通沟刚走进狙击潜伏点,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了过来。张桃芳意识到对面敌人在等着他。张桃芳用步枪顶起一个破钢盔,以前他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对手却一枪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狙击手。
张桃芳改变了战术。他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交通沟尽头,突然蹿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他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的摔进了掩体里。这个假动作也许蒙骗了对手,射击停止了。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他方向射击。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
张桃芳耐心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上两块紧挨着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对手的位置。张桃芳立即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对手也发现了他,脑袋一偏,脱离了张桃芳的枪口,紧接着手中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
有防备的张桃芳躲过一劫,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这一次,对手显然也意识到了他的厉害,机枪枪口始终对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待的位置,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他在沙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沙袋伸了出去。张桃芳足足等了10多分钟。机枪的弹着点表明,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
时机终于到了。当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左侧打了一个点射后,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果断击发。几乎与此同时,对他早有防备的对手,瞬间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两名狙击手的生死。张桃芳的子弹穿过了对手的头颅,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张桃芳身子飞过。
张桃芳的名气越来越大。皮定均军长决定亲自深入连队,对张桃芳的射击技术进行考核。此时的8连没有在前线,距离敌人的阵地有些远。有人提议用打树上的鸟为证,皮军长点头同意。张桃芳悄悄地来到不远处的林中,一会儿枪响了,打出了6发子弹,小鸟应声惊飞。跟随皮军长的肖参谋连忙跑过去查看:“报告军长,张桃芳6弹打下4只麻雀、1只小鸟!”话音刚落,在现场观看的官兵热烈鼓掌。
“去车上把枪拿来!”皮军长对肖参谋说。一支崭新的苏制莫辛纳甘步枪呈现在大家眼前,皮军长当场赠送给张桃芳。这支枪是祖国慰问团赠送的特殊礼物。
到1953年3月初,张桃芳已经击毙211个敌人。
1953年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张桃芳受邀出席会议。皮军长通知宣传部,叫张桃芳回国前到他那里去一趟。张桃芳接到通知后有些紧张,从床头上取下皮暖靴,背在肩上上路了。从8连到军部是步行,每走一步,皮靴里便传出哗哗的响声,里面装的是弹壳,张桃芳每打死一个敌人,就把一个弹壳装进皮暖靴里。
皮定均的女儿皮卫华回忆:
在军部,张桃芳由宣传部部长领着进了父亲的那幢猫耳洞式的建筑物。父亲正看地图,当他转过身来,看到张桃芳站在面前。他注意到张桃芳肩上的那双皮暖靴。“你怎么把它背回来了?”
“首长更需要他。”张桃芳把靴子放在桌上,发出很大的响声,引起父亲的好奇。
宣传部部长在旁边解释说:“这是他打死敌人的记录。每打死一个敌人,就把那个弹壳保存起来。”
“一共多少?”父亲问。
“211个。”张桃芳回答。
“你打死了211个敌人,打得很不错,可你没打出名堂来。”父亲说。
张桃芳愣住了。
“你们团的番号是多少?”“214团。”“对了。214团,你要打214个敌人。再打3个,一个也不要多,一个也不要少。”张桃芳明白了,呵呵地傻笑。
“现在,把你那双鞋脱下来,把这双靴子换上!”
张桃芳犹豫了。
“现在就换。”父亲命令道。张桃芳脱下了露出棉花的棉鞋,不顾脚臭味,换上了父亲奖给他的那双皮暖靴。回到8连狙击阵地后,张桃芳一个多小时打死了3个敌人,返回军部后把3个子弹壳放在桌上。至此,张桃芳以436发子弹,击毙“联合国军”214人,正好与214团的番号相符。这是志愿军神枪手单人战绩的最高纪录。后来,张桃芳为此荣获了“特等功臣”“二级狙击英雄”称号。
1954年,张桃芳被调入空军,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学习期满后,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退役后进入潍坊空军某师担任政治教导员。
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因病医治无效在潍坊逝世,享年76岁。
(来源:《党史博览》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