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墙纪事

毛泽东爱用《香山记》说事
来源:《党史博览》2022年第11期  作者:瞿定国  点击次数: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笔者被抽调到大会工作,主要是管理文件资料。621日,毛泽东在大会讲话中引用了“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的唱词,引起了与会首长的注意,首长们让我们查找这本书。下面仅将此事作为这次会议花絮作点介绍,不涉及会议的主题和评价。


  1964年12月,毛泽东会见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左三)等

■《香山记》的故事■

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我们没有找到这本书,只知道这是一本关于佛经的书。60多年过去了,笔者近来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宝”,偶然发现此书,立即购回。

收到《香山记》一书后,笔者立即阅读,只有7500余字,很快浏览完毕。原来这是一部宣示佛教教义的经书。

据学者考证,《香山记》是明朝戏剧家罗懋登,根据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本行记》,创作的一部《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简称《香山记》)传奇剧本。

剧中描述,妙庄王的两个女儿妙元、妙音婚事已作安排,唯独三女儿妙善不肯出嫁,只愿出家修行。妙庄王恼怒至极,先后对她施以“劳作”“火烧”“斩首”等酷刑,但妙善在上天释迦牟尼佛和地狱阎罗王的庇护下,历尽艰险,渡过难关,在香山紫竹林皈依佛法,终成正果。后来,妙庄王病重,医士称需要亲骨肉的手、眼才能治愈。妙善不计前嫌,愿意施舍自己的手、眼拯救父亲。她在向上天祷拜后,意想不到的是长出了“千手千眼”,救治了父亲。妙善自己被天庭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据佛教典籍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

这就是《香山记》的故事梗概。

■毛泽东的自我批评■

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新中国成立八年来的军事工作时说:我做工作就是单打一,搞那么一件事就钻进去了。我也提倡这个方法。有本书叫《香山记》,讲观音菩萨怎么出身,别的我都忘记了,头两句叫作“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我采用这两句作为方法,这几年是不唱天来不唱地,就是只唱一本别的戏,军事,我就没有唱了。这个方法是不坏的。你唱《打渔杀家》,就不能唱《西厢记》,你不能两个戏同时在台上唱。

毛泽东在讲述自己的工作方法后,又作了自我批评。他说:“我多年来没有管军事。不管军事,四年于斯矣。朝鲜战争以后,一切推给彭德怀同志。你们批评得对,你们越批我就越为舒服。你们凡是批评彭德怀同志的,也就是批评我。你们看对不对?我是这样看。要说是军事完全搞坏了,那也不是,也没有一个同志说完全搞坏的,而是同志们大多数都说的八年来基本上搞得好,也有缺点、错误。担责任的是彭德怀同志,但不能完全怪他一个人,还应该要怪我。讲责任,第一是我,第二是彭德怀,第三恐怕是黄(克诚)老,因为他是秘书长,还有各总部。”“我看加一个中共中央,主要是我,你们放火烧。”

由此可见,毛泽东在讲话中引用“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的唱词,其实与他讲话的主旨并无太大关系,毛泽东只是以此比喻他的工作方法。

■“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据查,继1958年之后,毛泽东还有两次讲过《香山记》的这两句唱词。一次是196358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应该抓主要工作时说:“就是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这是描写妙庄王女儿的一本书,头两句就是这样。事物是可以割断的。天也不唱,地也不唱,只唱妙庄王的女儿如何如何。比如看戏,看《黄鹤楼》,天也忘了,地也忘了,其他的戏如《白门楼》也忘了,只看我的同乡黄盖。你们中央局就开这样的会,不唱天,不唱地,只唱《香山记》。”

另一次是1964328日,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向毛泽东汇报,“只唱一出《香山记》”的办法传达后,效果很好。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也参加了汇报。毛泽东说:“我四五十年前看过这本书,开头两句是‘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唱这个戏,别的戏就不唱了。就像你们河北唱《劈山救母》一样,不能什么都唱。这个方法要普遍运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毛泽东借用《香山记》的两句唱词,寓意在于告诫党的干部领会其中蕴藏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是伟大的哲学家,他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光辉著作,一直是教育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因此,在工作中就要善于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兼及其他。

毛泽东的这种领导艺术和驾驭才能,体现在他毕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也有着大量的相关论述。例如,19493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所作的结论中,就阐释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十二条,强调党委“一班人”要学会、学好“弹钢琴”。他指出:“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这些指示,不仅战争年代的干部,就连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长起来的干部,也都是很熟悉并身体力行的。又如,19581月,毛泽东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也是一篇经典之作。毛泽东在前言中说,本文是“中央和地方同志19581月先后在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上共同商量的结果”,可见这也是一篇“集体智慧的结晶”。即今观之,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就总体而言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友情链接

郑州擎天近代中国研究国家档案局国史网求是网凤凰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共产党员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河南党史方志网

党史博览杂志社主办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党史博览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豫ICP备1801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