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中国国防工业的第一次大规模建设…………姬文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国防建设,把发展国防科技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战略任务,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重点地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工业。1953年至1960年,是新中国国防工业第一次大规模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国防工业围绕武器装备制式化这个中心,以提高技术水平为先导,改造老企业,兴建新工厂,试制生产出国家规定的制式武器和弹药,全面更新了武器装备。
2. 党的一大——开天辟地大事件……………楚向红 胡湘君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而苦苦探寻,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新希望。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实现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于是,在中国产生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他们开始创建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会聚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由此诞生。
3.从《清平乐▪六盘山》看长征前夕至长征后期毛泽东心境的变化…………毛尚卿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所作的最后一篇词——《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怀之作。通览此词,毛泽东一展宏图的革命抱负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心态跃然纸上。但是,如果脱离具体的时空环境来看这首词,那么这种豪迈心境与毛泽东素来就有的“超然的气概和强烈的自信心”并无二致。只有将这首词放在中央红军艰难曲折的长征全过程,特别是后半程中来加以考察对照,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写这首词时“豁然开朗”的心境并理解其缘由。
4. 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与和田测量站…………刘济华
5. 秦邦宪: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好学生…………秦红
6. 博览之窗 毛泽东认为 “二十四史”是中华民族追求大一统的历史▪ 周恩来:要参照接待尼克松的方式接待田中角荣,而且温度要更高▪ 延安时期全党读书学习的突出特点▪ 李大钊的工资去哪儿了▪ 叶挺之子叶正大是如何走上航空报国之路的▪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贸格局的调适
7. 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始末(上)……………萧冬连
8. 毛泽东说1962年中印之战是“政治军事仗”…………瞿定国
9.刘老庄溯源记
——荣誉军旗“刘老庄连”背后的故事…………叶青松
9. 伟人胸怀的明灯 跨越时空的崇敬
——一名老外交官心中的毛主席…………汤铭新
10.解放洛阳:陈赓挥师克敌“降虎”…………江陈安 闫树军
11.中共查处的首宗集体贪腐案“雩都事件”纪实…………陈其明
画说春秋 塞罕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