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党章对发展新党员的明确规定。入党宣誓仪式从无到有到成熟、规范,是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发展到日益壮大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教育、自我建设的过程。
战士们火线入党,面对毛主席像宣誓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所成立的××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中,规定了有关入党宣誓的程序内容。入党宣誓仪式采取的是问答式。宣誓时,“支部主席向被接收入盟的盟员宣读和说明章程的××条到第四十九条”,“要在简短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入盟者应尽的义务”,“然后向他发问:‘那么,你愿意加入这个同盟吗?’如果后者回答‘愿意’,那么主席就要他保证尽盟员的一切义务,然后宣布他为盟员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将他编入支部”。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并没有采用这种宣誓仪式。中共创立时期,党员分为两部分:党的创始人和被吸收入党者。前者创立共产党性质的组织,并在此过程中自然转化为党员;后者主要通过介绍人的“谈话”加入党的队伍中。
中共一大的代表及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是一代伟业的开创者,是中共的创始人。这些人没有介绍人,也没有固定的入党手续可以参考,是没有经过特别的入党仪式而成为党员的——成立和参加共产党性质组织的时间就是他们的入党时间,成立和参加共产党性质组织就是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事实依据。如毛泽东,他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这是他在湖南长沙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时间。当时,他和“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就算入了党。后来,毛泽东回忆:“苏联共产党是由小组到联邦,就是说由马克思主义的小组发展到领导苏维埃联邦的党。我们也是由小组经根据地到全国。……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小的小组。”入党时,“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
■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本着慎重发展党员的原则,被介绍进来的新党员的入党手续逐渐严格起来。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个纲领》第四、五条明确规定,新党员必须经一人介绍,并经当地党组织审查,多数党员同意,再经该地区执行委员会批准,方可接受其入党。而较为严肃而正规的入党仪式也是在这时候萌芽的。根据入党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入党仪式:一、当场举手表决式。这是对于原来的团员来说的,由于他们本身就可以参加支部会议,这种方式方便可行。原为中共旅俄支部团员的萧劲光,在回忆转党的情景时说:“支部大会党团员都参加,通过党员时,党团员都举手。”二、谈话式。由介绍人“谈话”,以了解入党人的思想动向,并宣布组织的决定,这是发展党员的主要方式。“谈话”这种方式的出现,为以后较为正规的入党仪式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看作宣誓仪式应用的酝酿。
宣誓是庄严的承诺。1922年6月,旅欧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在巴黎举行了××次代表大会,确定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周恩来提议新团员入团时应当宣誓,但有人不赞成,说这种形式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周恩来对此解释说:我们宣誓不是宗教信仰,是带有政治约束的。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公开合法地向社会各阶层深入扎根,党员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如何规范党员的言论和行为,增强其纪律性和自律性,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于是,新的严格的入党手续被推上历史舞台。1924年,新党员入党,已经需要填表了。据罗明回忆,他在一所学校发展党员的时候,就号召同学填表。入党登记表是从革命态势较好的广州寄过来的。我们“请杨匏安把入党登记表、证件、文件等从广州寄来。此后,我们就先从师范部各班做起,与各班同学秘密联系,吸收国民党左派组织成员”。入党登记表的内容,包括新党员的姓名、地址及入党时间等,既从书面上明确了入党人的共产党员身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也使组织在党员的统计、审查等方面有据可依。因此,比起口头“谈话”来说,它是入党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随后,中共中央越来越重视吸取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经验,把宣誓仪式应用到中共吸收党员的实践中来,并进行了硬性规定。1925年8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三号——介绍新党员之变通办法,各团体中党的组织与任务》中规定,“新生入学时(指入党)必须经过入学仪式(指宣誓),并立即编入某一支部”。在此规定下,在一些马克思主义深入传播、群众素质好、觉悟高的工厂和学校,宣誓仪式被采用,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程序和形式。
首先,宣誓前,一般需由介绍人找发展对象“谈话”。“谈话”的内容主要涉及其生活状况、思想动向、阶级觉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视野开阔起来,革命的意识也逐步增强。
其次,在宣誓现场的布置上,一般使用党旗。党旗,即镰刀斧头旗(后改为镰刀锤头旗),象征着工人和农民的联合专政。新党员在“火红的党旗”下宣誓,庄严而神圣。也有在马克思像前宣誓的。1924年,安徽旌德县早期共产党员梅大栋就是在一尊马克思银像前宣誓入党的。这尊马克思银像,系银铸半身胸像,通高15.5厘米,重300克,空心浇铸。底座呈正方形,边长5厘米,正面铸有印刷体俄文“卡尔·马克思”;内壁铸有两行书写体俄文,意为第六号,莫斯科制造。这尊马克思银像的由来,与梅大栋有着直接的关系。
梅大栋,1900年出生于皖南旌德县梅村一户农民家庭。从宣城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小学任教。1921年春假,恽代英、萧楚女带领一些进步学生,以游黄山为名,前往旌德县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此后,梅大栋与恽代英一直保持着联系。1923年春,梅大栋经恽代英介绍,到江西安源路矿工会做秘书工作。在刘少奇领导下,他在这里工作了3年。1924年1月,梅大栋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就是在这尊马克思银像前宣的誓。这是他××次见到“马克思”。1925年7月,梅大栋奉命从江西调回皖南做地下工作时,将刘少奇交给他保管的马克思银像带了回来,并藏于梅村家中。同年11月,徽州××个党组织——中共梅村党支部成立。25岁的梅大栋摆出这尊银像,领着新党员面对“马克思”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从此,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皖南扎下了根,成为指引工农大众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捕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皖南党组织也遭到破坏,梅大栋的弟弟梅大梁遭到敌人杀害。梅大栋潜往武汉。临行前,他一再叮嘱妻子:“一定要把马克思银像收藏好,千万不能丢失。”他的妻子先是把它用布仔细包裹起来,埋藏在自家房后的灰堆里,后来风声渐紧,又偷偷地把银像转移到4公里外的娘家,塞进墙缝里,然后用泥巴糊上。1959年,为了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旌德县人民政府从梅大栋儿子梅本华处征集到这尊珍贵的马克思银像后,将其存放于旌德县档案馆进行展出。